为切实推动思政教育“小课堂”与社会“大课堂”深度融合,9月2日,柳州工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精心组织了一场别开生面的研究性学习与实践性教学活动,由陈柔仪老师组织学生进行理论学习并带领学生走进柳州工业博物馆、柳州滨江生态公园、柳州市污水处理厂,开启了一场极具意义的思政实践之旅。
在理论学习中,陈柔仪老师以“柳州全国水质‘五连冠’的生态密码是什么?”这一引人深思的问题导入,结合矛盾运动规律,深入剖析了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柳州方案”的形成过程。她生动呈现了“两山”理论在柳州的鲜活实践,将抽象的理论转化为一个个具体可感的事例,让学生们深刻理解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科学内涵。
在实践调研中,陈柔仪老师带领学生走进柳州工业博物馆、柳州滨江生态公园、柳州市污水处理厂,深入了解了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柳州方案”的形成过程。
这场社会实践调研活动,为思政课教学提供了丰富的教学素材和鲜活的案例,让学生们走出校园,在真实的社会场景中感受时代脉搏,增强了思政课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学生们在实践调研过程中,不仅丰富了知识,开阔了视野,真切感受到了新时代壮美广西生态文明建设的丰硕成果。
同学们纷纷表示,这次实践教学活动让思政课“活”了起来,极大地提高了思政课的吸引力和感染力。他们深刻认识到,作为新时代的青年,肩负着建设美丽中国的重大使命。此次活动坚定了他们投身国家建设、勇担民族复兴大任的决心,让他们更加坚定不移地听党话、跟党走,立志成为新时代的奋进者、开拓者、奉献者,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征程中书写青春华章。
我的微信
我的微信
微信扫一扫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