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荔味.夏日情韵 从化太平镇的荔枝诗篇
王志番
岭南的夏,是从一颗荔枝开始的。
当六月的风掠过流溪河畔,太平镇的荔枝林便悄然披上红妆。远望如霞,近观似火,颗颗红宝石缀满枝头,在阳光下流转着蜜糖般的光泽。这是大地的馈赠,更是千年时光酝酿的甜蜜诗行。
荔香千年,文脉悠长
翻开泛黄的《岭南杂记》,太平荔枝的芳踪可溯至盛唐。彼时驿马飞驰,将这一抹岭南红送入长安宫廷,杨贵妃的嫣然一笑,让一骑红尘的典故永远镌刻在唐诗的扉页上。而苏轼在岭南为官时,正是因为这一口清甜,让他挥毫写下日啖荔枝三百颗的千古绝唱。
漫步从化区太平镇太平古驿道,虬枝盘曲的百年老荔依然亭亭如盖。粗糙的树皮上刻满岁月的纹路,那是时光写给大地的情书。在太平镇木棉村,谢总指着种植于明代的荔皇轻抚树干说道,这棵荔枝王是岁月的痕迹,是时光的写照,更多的是上天的恩赐和传奇,每年结的果特别甜。阳光透过叶隙,在古荔树上洒下斑驳的光影,仿佛在诉说人与树之间的绵延守望,叙说人间的美好与沧桑。
双姝竞艳,各领风骚
若将太平荔枝比作美人,桂味便是那清雅的书香闺秀,而糯米糍则是温婉的邻家碧玉。
桂味最是风骨清奇。朱红鳞斑的果壳上,总带着一抹傲霜的绿意,恰似佳人云鬓间斜插的碧玉簪。指尖轻扣,啵声脆响,便见冰肌玉骨。入口时,清冽的甜中藏着若有似无的桂花香,仿佛月下独酌时忽闻的暗香,教人想起李清照的暗淡轻黄体性柔佳句。
糯米糍却是另一番风情,圆润饱满的果形,像极了元宵节滚动的糯米团子。剥开薄如蝉翼的果皮,凝脂般的果肉便颤巍巍地露出容颜。含在口中,无需咀嚼,甘美的汁液便化作琼浆漫过舌尖,那份绵密柔滑,恍若西子湖畔的烟雨,温柔地浸润每一个味蕾。
荔乡晨昏,烟火人间
五更天,露珠还在草尖酣睡,荔林里已响起簌簌的采撷声。果农们踩着竹梯,巧手翻飞间,一筐筐红云便飘落枝头。阿婆挎着竹篮,将掉落的荔珠一一拾起,这些都是树梢最甜的,要给城里回来的孙儿留着。
晌午的墟市是最生动的画卷。青石板路上,竹筐排成蜿蜒的红色溪流。卖荔阿公的吆喝带着山歌的调子,桂味清甜似蜜糖咯戴草帽的妇人麻利地捆扎箩筐,鲜红的果壳映着她朴实的笑容。孩童们兜着衣角,接住阿妈剥开的荔枝,汁水顺着嘴角淌成夏天最甜的印记。
暮色四合时,家家户户的庭院飘起炊烟。阿婆将荔枝浸入井水,取出时便成了天然冰镇的美味。摇着蒲扇的老伯眯起眼,从前没有冰箱,我们就用古法荔藏深井,现在年轻人倒觉得更新鲜。
七月流火,荔香满城
今夏最动人的相约,将在七月二日的晨光中绽放。太平镇三鸟市场将化身为荔枝的海洋,桂味与糯米糍在这里奏响甜蜜交响曲。
您可以亲手从果农掌心接过带着晨露的荔枝,听他们讲述每棵古树的传奇,可以在文化长廊里,看见荔枝如何从《齐民要术》的记载走进岭南的婚嫁喜宴,更可以现场体验古法荔枝蜜酿制,让这份甜蜜穿越时空,延续千年。
一果一世界,一荔一千年
荔枝的红,是岭南盛夏的印章。当您指尖触及那粗糙的果壳,剥开的何止是一颗果实,那是苏东坡醉卧罗浮山时的明月,是杨贵妃华清池畔的回眸,是太平镇阿婆竹篮里盛满的乡愁与浓情,更是岭南大地上生生不息的甜蜜图腾。
这个夏天,让我们相约太平镇。在桂味的清韵里读懂风骨,于糯米糍的绵柔中品味温情,让千年荔香,浸润心田。
从化荔枝,不仅是大自然的馈赠,更多的是千年的文化传承,太平镇三鸟批发市场将与你共同携手将这岭南至味送往五湖四海,千家万户。
七月二日,从化太平镇三鸟批发市场荔枝交易节隆重登场,
欢迎四海宾客,光临太平镇与君共赴这场穿越千年的甜蜜之约。
联系人,邓善文先生
招商热线,13822324622
评论